上海自贸区挂牌近两年来,推出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不少,哪些最受企业欢迎?近日,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2014年度上海口岸《贸易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受访企业对上海海关推出的“先进区、后报关”措施的认可度高达87.8%。“先进区,后报关”,也成为海关在上海自贸区推出的31项创新措施中最热门的一条。受访企业普遍认为,自贸区的设立,使企业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体验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其中,52%的受访企业甚至认为,在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方面,提高通关效率比减免关税等更加有益。
这次上海美国商会的报道调查了近百家美国在沪投资企业。受访企业中,66%为制造业企业,注册资金在1亿美元以上的超大型企业占到58%。“先进区、后报关”参与企业业务量增长1.9倍为什么“先进区,后报关”这么受欢迎?道理很简单。“先进区、后报关”指的是,一线进境货物企业可凭舱单信息,进行简单申报后,直接提货入区。企业可以在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4天内,再向海关正式申报备案。这一举措令货物入区时间平均从2-3天缩至半天,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
这直接缩短了企业的整个通关时间。“以前货物到港后一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进入仓库,而现在‘先进区、后报关’模式下,2到3天左右就能进入自贸区仓库。”上海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影明说。在9月25日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上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处长张宏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先进区、后报关”参与企业从最初的7家增至 419家,这些企业的一线进境商品业务规模占上海自贸区一线进境货物总量的70%以上。今年前7个月,相关企业的业务量同比增长了1.9倍。“先进区、后报关”只是上海海关推出的31项监管服务创新措施之一。“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更是让大神28可以整合原本需要分别设立的两个仓库、两套管理系统、两套人员队伍,真正降低了通关仓储成本。”黄影明说。
张宏解释,这些监管新政是海关推出的,供企业自主选择。企业根据自身运作模式和规律,决定是否使用,“像危险品这类货物,也不适用于‘先入区、后报关’这种创新举措。”可复制的政策,则已经向自贸区扩展区域推广。
张宏介绍,上海自贸区扩至张江后,在建设科创中心的大背景下,海关正在探索将外高桥保税区空服中心的模式运用到张江。因为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属于内陆海关,与港口、空港都有一定距离,在快速申报上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成立近两年的外高桥保税区空服中心,可简单理解为将机场跑道延伸至保税区的做法,有了它,飞机落地后,可以直接按照相关监管措施,将货物运至保税区,提高货物中转速度。
今年4月起,上海检验检疫局已正式将这一制度推广至整个上海口岸,目前已覆盖上海全部入出境特殊物品单位(500余家)。2015年上半年,企业通过系统共审批12861批次,同比增加27%。